蓮霧
蓮霧,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帶叫做水蓊,又名天桃、水蒲桃或洋蒲桃,是桃金娘科的常綠小喬木。原產于馬來半島,在馬來西亞、印尼、菲律賓和臺灣普遍栽培,是一種主要生長于熱帶的水果。臺灣的蓮霧是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臺灣,臺灣屏東是最有名的產地。隨著科學昌明,蓮霧除了原來的紅色和綠色以外,還有新品種的暗紅色蓮霧。
食用價值
蓮霧周年常綠,也是家庭綠化樹。樹姿優(yōu)美,花期長、花濃香、花形美麗。掛果期長,果實累累,果形美,果實呈鐘形,果色鮮艷奪目,果肉海綿質,略有蘋果香氣,味道清甜,清涼爽口,品種有乳白色、青綠、粉紅、深紅色。蓮霧味甘,性平,營養(yǎng)成分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糖類、維生素B、C等。
蓮霧(鮮)各營養(yǎng)成分的含量分別是:VC為78.07mg/kg,有機酸為0.205mg/kg,蛋白質為0.690%,總糖為7.680%,含水量為90.75%,帶有特殊的香味,是天然的解熱劑。由于含有許多水分,在食療上有解熱、利尿、寧心安神的作用。
蓮霧性喜溫暖怕寒冷,生長最適氣溫為25—30℃,喜好濕潤的肥沃土壤,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,砂土、粘土、紅壤和微酸或堿性土壤均能種植,但要做好整枝修剪、營養(yǎng)管理、灌溉排水、防寒及產期調節(jié)等。另外,疏花疏果、套袋以及戴手套采收作業(yè)和田邊集貨等都是臺灣蓮霧商品化強調的技術環(huán)節(jié)。專業(yè)人士認為,這是果樹科技研究成果的結晶之一,沒有這一項栽培技術的提高蓮霧可能還停留在庭院栽培的狀態(tài)。蓮霧結果較快,一般在栽種的翌年便能結出少量的果實,以后逐年增加,一株樹齡10多年的蓮霧每年可采收三、四百公斤果實。
蓮霧是一種可治多種疾病的佳果,性味甘平,功能潤肺、止咳、除痰、涼血、收斂。主治肺燥咳嗽、呃逆不止、痔瘡出血、胃腹脹滿、腸炎痢疾、糖尿病等癥。用果核炭研末還可治外傷出血、下肢潰瘍。另外,臺灣民間有“吃蓮霧清肺火之說”。人們把它視為消暑解渴的佳果,習慣用它煮冰糖治干咳無痰或痰難咯出。蓮霧果實中空(也有實的),狀如蠟丸,在宴會席上人們還喜歡用它作冷盤,是解酒妙果。它淡淡的甜味中微帶點酸,有一股蘋果的清香,食后齒頰留芳。蓮霧不耐貯藏,一般室溫下只能貯存一周,采收包裝后宜立即送往市場出售。蓮霧以鮮果生食為主,也可鹽漬、糖漬、制罐及脫水蜜餞或制成果汁等。